美國本科留學科普,!美國大學“四大課程體系”詳解
日期:2023-02-10 14:43:04 閱讀量:0 作者:趙老師美國本科留學申請,,你知道美國大學的四種課程體系嗎?雖然不同的課程體系都以本科通識教育為主題,,但是每一個課程體系的側重點又不一樣,,且在課程設置上也有差異,。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下美國大學的四大課程體系,,并詳細介紹下他們的代表院校!
美國本科四大課程體系
?分布必修型課程體系(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核心課程體系(Core Curriculum)
?開放課程體系(Open Curriculum)
?名著課程體系(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
雖然這幾種課程體系各有不同,,但是也呈現(xiàn)出了美國本科以通識教育為主體的共同特點:注重通識教育,,注重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強調課程設置的個體化和國際化,。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在現(xiàn)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lián)系起來后,,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雖然人們對于通識教育這個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對于通識教育的目標人們可以達成共識,。
01、分布必修型課程
分布必修型課程(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是目前美國最受歡迎的課程設置模式,,據(jù)美國學院與大學協(xié)會統(tǒng)計(AAC&U),,約70%的美國大學采用這種模式。
在該課程設置模式下,,學校要求學生必須研修指定的學科領域,,通常包括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主要領域的科目,,并且對各領域內(nèi)至少應修習的課程門數(shù)(或最低學分數(shù))都有規(guī)定,。
分布必修型課程設置模式包括分布必修課程、主修課程和輔修課程三個部分:
?必修課程:對實現(xiàn)通識教育十分重要,,分布于某幾個學科領域,,一般占課程總數(shù)的1/4或1/3;
?主修課程:是學生在某個學科領域必須修習的課程,,占課程總數(shù)的1/3;
?輔修課程: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課程,一般占課程總數(shù)的1/5。
另外,,所有學生必須要選修外語及寫作相關課程。
分布必修模式的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培養(yǎng)專才與通才相結合的人才,學生除了主修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之外,也需要對其他領域的基本知識能夠有所了解,,而不局限于專業(yè)知識范疇。對于跨學科的必修要求,,也是為了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精神。
代表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巴納德學院、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等,。
02、核心課程體系
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是為本科生提供的以共同知識為核心的課程設置,,它不等同于專業(yè)課程,,而大多數(shù)為一些跨學科課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知識和思辨能力,,加強人文,、道德、藝術和邏輯方面的培育,。
這些核心課程的設置也是通過多年的改革,、醞釀和探索,才得以實施,,并且期望通過這些博雅教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批判思維、世界視野,、倫理情操和負責任的公民,。
核心課程體系(Core Curriculum)綜合了傳統(tǒng)獨立學科中的基本內(nèi)容,面向所有學生提供共同的一套知識背景,,要花費學生差不多一學年的時間完成,。它包括:
?一組專為全校學生接受通識教育而設置的核心課程;
?一組主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任課教師多為來自不同系科,、學術基礎深厚的優(yōu)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與研討課并重,。
雖然核心課程體系看起來與分布必修型課程體系有些相似,但后者課程多為某一學科領域的入門課,,而核心課程強調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所以核心課程多以某一社會問題或者學科問題為基礎、多學科交叉為組織形式,。
代表大學:
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等,。
03,、開放課程體系
美國大學的“開放式課程”奉行的是自由教育的理念,主張并鼓勵學生在本科階段可以盡可能探索更多的專業(yè)領域,,這種課程體系幾乎沒有硬性規(guī)定,,沒有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以及基本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的束縛。
開放課程體系幾乎沒有硬性規(guī)定學生必須選擇哪些課程,,學生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學或者感興趣的領域,。這樣的做法是為了貫徹自由教育的理念,鼓勵學生們在本科學習階段可以探索學習更多的領域,,同時也給予追求精鉆的學生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代表大學:
布朗大學、阿默斯特學院,、維克森林大學,、羅切斯特大學、維思大學,、史密斯學院等,。
04、名著課程體系
名著課程,,也稱“巨著課程”(Great Book),, 更接近于古希臘時期的貴族教育,主張學生具有淵博的學識,。
名著課程體系對學生沒有主修要求,,只為學生設計了一套必讀的名著教材,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從哲學,、文學、史學,、政治學到自然科學,、藝術、宗教全覆蓋,。作者也都是聞名世界的大家,,如柏拉圖、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黑格爾、馬克思等等,。
雖然實行范圍比較小,,但是名著課程作為一種崇尚精神追求的課程模式,,也贏得了一些大學的青睞,。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圣約翰學院外,,美國許多大學的課程中也包含此類課程體系,例如:圣母大學的“Program of Liberal Studies”,、波士頓學院的“Perspectives Program”以及圣奧拉夫學院的“Conversation”項目等等,。
代表院校:
圣約翰學院。
以上便是優(yōu)弗老師整理的有關美國大學“四大課程體系”的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申請有所幫助,。